近日的booklist

已看完的:
蘋果橘子經濟學
國境之南太陽之西
挪威的森林

未完成的:
西洋哲學故事

下本可能開的:
經濟自然學
黑塔5

發佈者:寶 於 12:42 上午 2 留言  

遲來的七一紀事

七一

人話多唔多,話少都唔少。
但肯定的是,警察安排差到九彩。

和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在之前有幾個遊行。結果,要推遲開始。
而警方不像上幾年,全線封路令隊伍早行早散。
反而用間歇封路,一會放人行,又一會放車行。
實驗結果非常明顯,車又行唔到,人又行唔到。大家互頂,以IT術語就是-DEADLOCK。

烈日下狂暴曬,每行十步要停十幾分。基本上大家都開始懷疑到底來參加遊行,定係參加"遊企"。最後,塞死在電車路,人潮開始鼓譟。大家不停起閧,喊"開路"。但唔知d指揮官係太熱"HANG左機",還是抗議未加薪所以決定乜都唔做按章工作。結果嘈就繼續嘈,人龍繼續不動。最忙的就係街邊賣水檔的哥哥仔(可能睇唔過眼,仲自動由一支5元減價到10元3支礦泉水),仲有就係救中暑的救傷隊員。

情緒越來越熱,人越來越燥。大堆人擠在路上乾曬,旁邊的電車路明明空著但拒絕開放(事後警方說那"預留通道"是緊急時用,即是留待有人瓜老襯時黑箱車可以入到?)。中暑的人越來越多,隊中的小孩和老人家已經好辛苦。口號開始針對警務署長和前線指揮官。糾察站在中間好難做,又要維持秩序,又要和警方交涉。一個攪得不好就變成兩面不是人。

對峙的人團越來越多,後方的警員不停跑上來增援。中間沒事做的人只好當自己在看東亞運動會,揶揄那些疲於奔命比上司點佢地來回跑來跑去的差人大叫"快d"/"加油"。甚至有人當在看跑馬-"二號二號二號~"
"上啊上啊~~"

壓力到了臨界點,自然會發生衝突。前線開始有人意圖突破警方防線,由一兩個人衝到成群湧前。幾百人的壓力一下就把警方人鍊推開一個大缺口。之後警方讓開,人潮推進後空間大了,又暫時舒緩了一下壓力。在突破時,民主黨的工作人員大喊"民主黨不衝警察"...不用急著劃清界線吧,反正要被抓的話,單憑你那一兩句話也脫不了關係
:x 想看真相的話找有線新聞吧,當時他們有攝影機在場,整個"衝突"過程其實一分鐘也不夠。不過本地傳媒一致地報遊行人仕"突破防線, 衝出馬路,非常危險"云云。我想話...
一開始全世界都在馬路上,何來衝"出"。至於"闖入一條冇電車的電車路"有幾危險,真係要請教一下d記者大哥了。

然後,前隊不知在等什麼,又繼續呆站。隊尾開始出現女警組成的人鍊。一名警員用"大聲公"叫"請大家向前行不要停留"。但由於前隊根本沒動,此舉其實只係將鬆散的人潮再擠緊壓實。沒有人想變成沙丁魚,自然就沒有人聽佢支笛 XD

終於有個白衣女指揮看不過眼,搶過擴音器叫遊行人仕"好快d行,唔好塞響度"...佢唔記得,面對一班唔係小學生,係一班暴民="暴"曬左三個鐘肝火好盛的市"民"。斯文點的就寸話"你又唔開路邊有路行",市井d的就直接問候令壽堂了。
有主動反抗同警察理論, 有被動反抗的就原地"慢步"。最後來了個好聲氣唔該前唔該後的警官,再加上糾察勸解,再重要係條隊真係開始郁,d人先又開始行。

但行唔夠幾步,又停...在伊榮街和渣甸街又折磨左好耐。又熱又迫又多人,仲有花輪大法在你耳邊打鑼打鼓。最後閃開大隊去買左杯十元正但超細杯+糖多過乜的五花茶。然後, 又開始行了。今次終於再沒有什麼阻滯。和路邊的工作人具吹水,話前隊本來仲比警察block左好耐,傾來傾去都係諸多阻撓。最後主辦單位威脅話,若唔開好條路,就全隊幾萬人掉頭番維園,咁先正正常常比條路你行...

照計我話..下次有乜冬瓜豆腐,一二三全部人坐低。反正d差佬只係唔想你行得舒服,但佢最怕就係你唔行,又或者行得好鬼慢。反正大家都在燒時間,唔鬥大力就只好鬥長命了 :x

之後,同之前幾年一模一樣,一路行一路有不同團體在宣傳。不同的議題和訴求也是維持的特色,由菜園村到劉曉波,綠霸到草泥馬。有口號,比較特別係有合唱團。最多人叫的口號當然係pk,想當年董伯都只係比人叫"下台",曾生比人叫pk,高下立見。

值得留意係,第一二年後冒出來的大量小型議政團體今次好像大多數都消失了。創業難守業更難,熱情過了自然就會散。
第二是各個政黨的表現。社民連最鮮明,控制氣氛和參與者互動都最出色。唯一是黃毓民的籌款車在路中間,做成一個小小的樽頸位。
民主黨一向是七一的骨幹,也努力統合和宣傳意見,希望把"普選"變成主流的聲音。但主持人沒有能把握民意,支持民主不等於支持民主黨,支持普選也不等於支持民主黨。而七一出來的人,有太多不同的訴求,也不能單單以"普選"就可以概括。例如其中一幕,菜園村村民在喊口號時,有民主黨同仁突然插入帶隊改喊"爭取普選",情形就十分古怪。七一後的立法會大敗,正正就是民主黨沒有能好好評估和把握民心。而政治上的保守和立場不鮮明,也是近年中產票流去公民黨,左翼一點的就轉到社民連,工人去了街工和職工盟,對此,民主黨到底有什麼打算?

公民黨,一早就在銅鑼灣叫賣tshirt和扇。大量的義工=大量的小販。不停叫賣"Tshirt特價64元一件"。到最後我還是搞不懂他們是來遊行還是做生意....

民協,比早幾年聲勢還要弱了。倒是街站上帶頭的年輕人,沒留心叫什麼名,說話清楚明快。

行到高院,天已經黑齊。行到總部,七時半了。他喵的個多兩個小時路程走(+站)了四個多小時,累得要命。

事後還有人在總部結集不散去,加油保重了。

發佈者:寶 於 12:34 上午 2 留言  

與書踫上也是一種緣份

「我是愛她們,非常愛,而且非常珍惜,正如妳所說的。不過我知道──這樣是不夠的。我有家庭,有工作。我對兩方面都沒有不滿,到目前為止,我想兩方面都很順利。我想甚至可以說我很幸福。不過,只是這樣還不夠。我知道。自從一年前遇到妳之後,我變得非常清楚。最大的問題是我欠缺了什麼。我這樣一個人,我的人生,空空的缺少了什麼,失去了什麼,而那個部份一直飢餓著,乾渴著。那個部份不是妻子,也不是孩子能夠填滿的。這個世界上,只有你一個人能夠做到這個。跟妳在一起,我才感覺到那個部份滿足了。而且滿足之後,我才第一次發現,過去的漫長歲月,自己是多麼飢餓、多麼乾渴。我再也沒辦法回到那樣的世界去了。」



在台北的書店中,正在躊躇買什麼。村上的名早聽過,但即使多人推薦仍一本也沒看過。隨手抓起一本《國境之南、太陽之西》,看到印在封底上面那一節文字。

看完,沒有猶豫,就敗下了。

發佈者:寶 於 2:31 下午 1 留言  

網上交友, 道德淪亡?

在火車上看到鄰人手上的報紙, 忽見都市日報其中一欄標題曰:

"兩成學生曾與網友性接觸"
http://www.metrohk.com.hk/pda/pda_detail.php?id=111360 

大驚, 因即記者有手誤原文是單指"中學生", 四十八萬中學生的兩成也是近十萬人...性開放早不是新鮮事兒, 奇就奇在"網友"。這事真的有那麼普遍?
http://www.edb.gov.hk/index.aspx?langno=2&nodeid=1039 

再拿了一份am730,標題曰:

機構憂網上交友引發性濫交 五分一人與網友有親密行為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am_newspdf.asp 

原來更厲害,"五分一人與網友有親密行為"。以七百萬香港人來說, 即是有一百四十萬人曾與網友有親密行為...大大話話我都上左近十年網,網友也算有幾個(可惜多數是都是宅男XD //fleee~)。為什麼不知道有這麼好康的事....:xxx

但一看內文:

有調查顯示,近兩成中學生接受與網友見面,而每五名與網友見面的青少年中,便有一人會與網友發生親密行為

兩成的兩成, 即是剩下4%。而"接受與網友見面"又不等於有見過面(因太多阿宅只會停留在幻想的階段)。刪刪減減, 我相信和"非網友"有親密行為的比率差不了多少 :x
再說, 若"網上"交友引發性濫交, 現實中交友引發性交的機會不是會更方便? 與其禁"網上交友",不如釜底抽薪,禁掉"交友"才更實際。

至於兩報的記者/編輯,用這個失實的標題,,,算了,香港的傳媒, 冇眼睇 X_X

發佈者:寶 於 9:56 上午 0 留言  

驛馬星動

人生交叉點...不確定因素太多,只好見步行步 XD

==========
新聞不停的在報導陳振聰爭產, MJ去世...
明明, 值得關心的事還有好多,例如:
市建局正要修例,擁有八成業權即可以強制收購。不知何時開始,"強搶民產"會變成合法,還可以義正詞嚴說是為了"幫助居民改善生活環境"。
會不會有一天,詐騙變成"幫助無知市民汲取教訓",搶劫自然係"協助市民保持簡樸生活",強姦變成"幫助老姑婆改善性生活"? 看看強姦金的宣傳和"成效",離此日不遠了。

==========
書局中看到一本觀雲的書,內容充實有趣,排版利落裝潢漂亮。但腦中紅燈自動亮起,警告家中尚有一大幢積壓未看的書,混亂的房間已經快沒空間生存。縱然荷包有餘錢,還是忍手。
還是, 我應該添置一個書架?

發佈者:寶 於 11:45 上午 2 留言  

電影節之一: W


(來還債了)

片名: W (2008)
地點: Grand cinema
導演: 奧利華史東 (Oliver Stone)

- 買票的人太多,結果開了兩個場,不同步各自播。

- 因為香港電影節的首播(加上是有香港資金),所以導演大駕光臨香港。(也在之前一天的頒獎禮當嘉賓)

- UA的工作人員明顯準備不足,幾次關錯燈(其中一次在導演說話中途)。有線無線咪都失效,司儀和嘉賓只好大聲點說(中後排完全聽不清楚)。還在中途有一次瘋狂大聲的Feedback,想是工作人員還在死心不息想要修好擴音系統...

- W, 是小布殊的綽號。]也可能是近代最有爭議的美國總統。自少時酗酒,不學無術。沒有過人的魅力,經常說話口不擇言。在成年後忽然變成虔誠基督徒。在任內發生了911事件,又發動阿富汗/伊拉克戰爭。把兩伊北韓指為"邪惡軸心",不理聯合國決議和歐洲盟友反對發動伊拉克戰爭。在任其間,民望、經濟也是創新低。

- 導演說想要平衡(balance)和公正(fair)地演繹這個受爭議的人物。經過大量閱讀和研究有關小布殊的資料,多番考據推敲。希望可以做出一齣既不是為小布殊塗脂抹粉,也不是一面倒將他妖魔化的作品。他說想不到出來, 受最大批評的正是此片"too Fair to J.Bush",沒法子,這個德州牛仔得罪的人實在太多。

- 先不要論布殊本身(反正他的錯/壞事是罄竹難書),導演有意是把他當成"人"來檢示。在前作在"阿歷山大大帝"中已有這個傾向。不以歷史大事,時代興衰來串連建構人物的性格,而是以人物本身的背景、性格取向來引導了事件的發生。例如小布殊年青時受父親冷落,變成成長後事事要超越父親的影子,再而導致第二次伊拉克戰爭。"性格決定命運"是也。

- 以歷史評論來說,這樣的歷史觀把太多事件歸咎於個人。而漠視了歷史的外在客觀環境因素(如美國長久覬覦中東的石油資源,以及猶太人背景的金融家左右對中東伊斯蘭國家的政策)。但電影角色營造上,的確可令大家從另一面認識和窺探小布殊。在電影中,小布殊不再是一個狂妄、好戰、粗淺的美國總統,而只是一個得不到重視,但又被走不出偉大父親影子的兒子。

- 主角做得不錯。那個扮賴斯/鮑維爾和切尼的都維肖維妙。片中的賴斯和切尼變成了歹角,不知會不會有人又跳出來說是歧視黑人(政治正確該叫非裔美國人?)和猶太人? XD

- 這是導演的第三齣美國總統的電影,之前還有拍過尼克遜(1995)和甘迺迪(1991)。我看過的只有阿歷山大(2004),天生殺人狂(1994)和生於七月四日(1989),還有和阿爾柏仙奴合作的再戰星期天(1999)(可惜只是一般)。殺戮戰場(1986)買了近十年,未看。市面有賣vcd的, 還有薩爾瓦多(1986)、華爾街(1987)和世貿中心(2006)。

- 另一個有趣的是,本片在美國顯然左右不討好。而布殊這一話題備受爭議,即是以奧導之名聲,還是沒人願意冒險投資。結果要到香港/中國集資才能拍成。即在美國這塊"自由之地",傳媒逐漸被壟斷,大財團可以控制和營造觀眾接觸到的資訊和理念。"言論自由"的空間越見受威脅。

- 同場加映,化妝厚過鬼的章小蕙乙個+狂拍狗仔隊一群。

發佈者:寶 於 10:04 下午 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