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學之分界

上導修,房間改了,找了十多分鐘才找到新課室 -__-

今堂談的是香港文學,一如以往,卅多人的班只有小貓三四隻(一開始只有兩隻 :P)。
導師主要是在有限的時間講解一次教材中的重點,以及有關功課的提示。
這和當初導修以討論為主的理念不太相符, 但...香港的學生...一般都不太踴躍發言。
在課程緊迫和大班教學下,老師為了維持課堂秩序也不太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。

今次竟然有了例外。
題目是香港文學,當中談到的是董橋、 劉以鬯、鐘曉陽、李碧華等等作家。
令人疑惑的是,一般香港人對他們大都不熟悉,而流行、有名的反而一個也不見。那麼編者在挑選作家作品時,用的是什麼標準?
如果張愛玲是文學,那林燕妮、亦舒等算不算? 若以為後者不夠"雅",不夠"文學",那麼金庸、梁羽生等作品為什麼不入選? 其中小說的技巧和古典詩詞的造詣也是當代手屈一指的。究竟"文學"的定義在哪裏? 這可是很有趣的課題。
若以雅俗為分界,那便是走了回頭路。如古人視之為"壞人心術"、"奸盜淫邪"的小說,現在不單奉為文學的寶藏,其流傳之廣和唐詩宋詞比較也絕不遜色。
讀者的取向也是另一因素,純藝術的文學自然會少一些讀者,而通俗文學在娛樂性和普及性上又勝一籌。但同時間文學又和讀者脫不了關係。沒有客觀標準,取捨間便只能依靠個人的主觀評價了。
文學的影響有三種。對個人的影響因為太個人化,很快便會隨感覺消失;對社會的影響會久一點,可能達一代一地的人。不過隨時移世易也會流逝。最好的例子便是市面上的暢銷書。最後一種是世界性的,所描述的故事情節、人物典型皆是有其永恆性。也可以耐得起社會的遷移、時代的進化。如唐詩,如莎劇,便是我們和作者處身的歷史社會文化都大有差異,但仍然感動著一代一代的讀者。
回頭再看香港的通俗作家:黃易、張小嫻、林燕妮、西茜凰、亦舒和嚴沁等看來會最快給遺忘(當中還未封筆的也未可蓋棺定論,但要翻身的機會看來也不大)。倪匡、古龍和梁羽生等可以久一點。最有機會流傳下去的,看來非金庸莫屬了。

發佈者:寶 於 12:00 下午  

0 留言:

發佈留言